在大家在关注食品安全的同时,切不可忽略对食品的塑料包装容器安全性的关注。在此,让我们先普及一下塑料包装的一些常识吧。
一般来说,塑料容器的标志都在底部,有一个三角形的符号,三角形里边有数字1至7,每个编号代表一种塑料容器,由于它们制作材料的不同,所以使用上的禁忌也存在着不同。
大致是:标有数字“1”,为常见矿泉水瓶、碳酸饮料瓶等用,耐热至70℃易变形,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融出,用10个月后,可能释放出致癌物;
标有数字“2”,为清洁剂、洗发精、沐浴乳、食用油、农药等等的容器用,不可再用来做为水杯,或做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,不要循环使用;
标有数字“3”,多用以制造水管、雨衣、书包、建材、塑料膜、塑料盒等等器物,可塑性优良,价钱便宜,高温时容易有不好的物质产生,很少被用于食品包装;
标有数字“4”,多用于制造随处可见的塑料袋,高温时有有害物质产生,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,可能引起乳腺癌、新生儿先天缺陷等疾病;
标有数字“5”,多用以制造水桶、垃圾桶、箩筐、篮子和微波炉用食物容器等等,熔点可高达167℃,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,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;
标有数字“6”,由于吸水性低,多用以制造建材、玩具、文具、滚轮,还有速食店盛饮料的杯盒或一次性餐具,避免用这样的快餐盒打包滚烫的食物,别用微波炉煮碗装方便面;
标有数字“7”,常用这样材质制造如水壶、太空杯、奶瓶等。
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
尽管有些企业打着环保餐具、淀粉基餐具或降解餐具的幌子而产品质量却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,现实是降解餐具不降解,环保餐盒不环保的问题很严重,这就会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严重隐患。
消费者在使用这样的一次性餐具时,不知不觉地吃进肚里的已不只是饭菜,还有快餐盒中的塑料、石蜡以及石头粉。况且购买和使用一次性餐具,就会让这些一次性的东西直接变成垃圾,不但浪费资源,而且破坏环境,是非常不“绿色”的消费。
低温加热饮料瓶问题不大
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塑料(PET)是用于矿泉水瓶、碳酸饮料瓶等饮料瓶的材质,耐热至65℃,耐冷至-20℃,适合装暖饮或常温饮料。据调查,便利店中饮料加热柜的温度多控制在50℃以下。因此,低温加热,不用太过担心瓶装热饮会有塑化剂渗出。
塑料加热确实容易变形,有研究报道饮料瓶连续使用10个月后,可能释放出增塑剂,因此不要用来作为盛水容器。
网上也曾经有报道,瓶装水在车内暴晒,会产生塑化剂等有害物质,但是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证实,完整包装的瓶装水在车内暴晒7天并无增塑剂析出,菌落总数未见明显变化。
不过,如果是开瓶饮用过的瓶装水,由于外界细菌的进入,在高温条件下,很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。
塑料餐具不论是否“发泡”安全隐患都很大
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塑料餐具在我国是明令禁止使用的。但是,一次性聚苯乙烯餐具无论是否发泡,如果使用温度超过90℃、或在微波炉里加热后,都会析出有害物质。
此外,一次性塑料餐具还会含有致癌荧光物,这些都为消费者的健康埋下不安全的隐患。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,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是隐慢性的,平常可能感觉没事,日久天长、渐积渐累,一旦有事就会悔之晚矣。